2011年 中美经贸步入新起点

2011年1月28日

2011年 中美经贸步入新起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辜璟

本月18-21日,在68个小时内,胡锦涛主席访问华盛顿、芝加哥两地,出席近20场活动,并给美国带来了约450亿美元的经贸大单。“订单让23.5万美国人保住了饭碗。”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2010年,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纷纷浮出水面。2011年新年伊始,中美经贸无疑有了新的起点和希望。
纽约时代广场,人来人往,中国国家形象片正在六块电子显示屏上不时滚动播出,屏幕的侧面打出“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未来一个月,该片将在时报广场播出八千多次,也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各个频道向全球播放。
这则宣传片是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际开播的。本月18-21日,在68个小时内,胡锦涛主席访问华盛顿、芝加哥两地,出席近20场活动,并给美国带来了约450亿美元的经贸大单。
“订单让23.5万美国人保住了饭碗。”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2010年,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纷纷浮出水面。2011年新年伊始,中美经贸无疑有了新的起点和希望。
新的交流合作拉开大幕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国家元首坐在一起,他们带来的丰硕经贸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中美联合声明”涵盖的议题范围极广,但涉及经贸合作的内容,在41个条文中占了14项,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更深一层的意义是,“首先通过双边贸易来打破这种逆周期贸易政策盛行的格局,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秩序常态化有重要作用;此外,这对于缓解中美外部不平衡有一定的作用;最后,这提升了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通过经贸关系的提升来为政治关系的稳定和改善提供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表示。
从胡锦涛主席访美的那一刻起,这种经贸大单就如影随形,在其访美首日,中美所签贸易订单中,就包括中国从美国采购200架波音客机,价值190亿美元。
而美国时间21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出席在芝加哥举行的“中美经贸合作论坛暨项目签字仪式”。当天共有超过700名中美企业代表参加,两国企业现场签署了60份经贸合作“大单”,涉及电子、家电、能源、高新技术、农产品[17.18 2.87%]等领域。
陈德铭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除飞机以外,双方签署的进出口协议中,中方进口美国商品达249亿美元,对美出口超过120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协议达51亿美元,其中中方对美投资为32.4亿美元。
同时,未来中美双方经贸合作的重点也逐步明晰。有统计称,此次中美最大手笔的订单来自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截至当地时间18日,在中美两国已签署的逾230 亿美元各类商业和投资协议中,仅清洁能源领域的签约就超过200亿美元。其次,就是价值19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采购订单。此外,其他订单还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电子、高新技术、家电、农产品等多个领域。总体来看,中国向美国进口商品的金额远远超过此次向美国出口的商品额。
陈德铭日前预测,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希望其中至少2000亿美元是美对华的出口贸易。据海关总署数据,去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853.4亿美元,我国自美国进口额为1020.3亿美元,这意味着5年之内,中美双边贸易额要增长近三成,我国自美国进口额要翻一番。
未来仍将充满变数
在此次联合声明中,“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部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推进出口管制改革。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2010年,中美经贸关系就已经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纷纷浮出水面。美国财长盖特纳此前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贸易壁垒问题等。而美国禁止军用品向中国出口,军民两用品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需严格审批,中国方面则对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感到不满。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陈德铭此前指出,对华出口管制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他介绍说,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近3万亿美元,顺差总额仅为1831亿美元,其中仅对美顺差达1813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顺差的99%是与美国贸易中产生的,除对美外,中国贸易顺差几近为零。
“美对华贸易歧视,多年来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国的贸易法案。美国军用品禁止对华出口,军民两用中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从严审批。”陈德铭说。
据了解,2010年12月9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164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个”之外。陈德铭说,“现在中国已经是美国对全球出口的第三大目的地,而且随着今年中国进口的计划,这个地位还会增加。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有歧视,我们希望美国能够改变这样的政策,让中美贸易更加平衡。”
“如果在实质上放宽对中国真正需要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是能有效减少中美间的贸易赤字,但我不认为奥巴马会这么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奥巴马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是随着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变化的,总是放开中方研制成功的技术。这同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不同,它要保持在科技上的优势。
同时,美国人也有一些牢骚。美国传统基金会贸易分析师德里克·斯塞斯对路透社表示,与其将购买波音飞机当做这次中美经贸洽谈的重心,不如多谈谈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这才事关美国经济的未来。此外,路透社报道说,在美国一些商界人士看来,中国不愿把自己的市场大门完全打开。像这次,中美两国再次在进口美国牛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在陈德铭看来,解决中美双边贸易顺差,双方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商谈,不是靠货币升降,而要通过彼此投资调整结构以及提高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程度,使中国想买的商品能够从美国买得到。“希望我们的诚意和努力得到有关国家的呼应和配合。中国的进口商希望购买到老百姓所需要的产品,而不要受到过多的产品出口管制。”
背景新闻
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提中国
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份非正式与两份正式国情咨文毫不例外地提到中国,而且提到中国的次数也逐年翻倍,第一年一次,第二年两次,而今年是四次。从2009年提到中国时的轻描淡写,到 2010年高呼“不接受美国退居老二”,再到2011年承认美国地位下滑的现实,三份国情咨文折射了奥巴马的微妙心态变化。
2009年2月 24日,上任之初的奥巴马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了国情咨文,不过由于他刚刚上任不久,这次演讲被定义为非正式的国情咨文。当晚他在唯一一次提到中国时说:“掌握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将在21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正是中国在努力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效能源经济……现在是美国再次领先的时候了。”
2010年1月27日发表第一次正式国情咨文时,奥巴马提及中国的次数上增加到两次,并且大声疾呼:“我不接受美国沦为第二名”。
到了今年1月25日晚,奥巴马在最新国情咨文中再次提及中国,而且次数翻番为四次。
——第一次提及中国时,奥巴马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而且更注重数学和科学教育。”
——之后,奥巴马指出,中国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资。“就在不久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中国还拥有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
——第三次,奥巴马承认美国基础设施一度领先的地位已经下滑。他说:“美国的基础设施曾经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辉煌不再……中国正在建造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与此同时,美国自己的工程师在评价本土基础设施时,仅给出了D的低分。”
——最后,在谈及增加出口扩大就业问题时,奥巴马再次提及中国。他说,“最近,我们同印度和中国签署的协议将为美国带来25万个就业机会”。他指的是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两国达成的协议。
纵观上述三次演讲,奥巴马的口气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前两次奥巴马明显将中国视为美国发展的对手,特别是“不当老二”的宣言颇有向中国下战书的意味。而到了今次的国情咨文,奥巴马的心态转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颇有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的意味。
与前两次国情咨文相比,这一次奥巴马特别提及了最近与中国签署的协议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其用意非常明显,即与中国合作对美国有好处,这或许正是其三次国情咨文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之一。